微信.png     视频号.png     抖音.png    微博.png

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与时代使命

2023-06-17 23:43


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

人类的农业工程发展史与定居史几乎是同时产生的,随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农业工程基本成型于公元前 400年前后,1910年内燃拖拉机问世,标志了现代农业工程的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农业工程发展成一门学科。

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工程主要包括农业机械、水利、电气和生产结构调整四个部分,后随四十余年来农业农村需求的演变,农业工程也逐步发展成为“农业和乡村系统工程及其相关工程与技术科学”的总称。形成由农业系统工程和乡村系统工程牵头,以现代农业生物生产、农业机械与智能装备、农产品加工与贮运流通、农业农村信息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业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等工程为要点,以农业农村相关规划运筹、设施营造、生物生产、机电设备、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工程经济等技术科学为支撑的综合应用型学科群落。

近年来,随着生物生产、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材料光学、精密机电技术在农业工程领域的不断交叉和深度融合,农业工程呈现出大型化、精密化、智能化、无人化、光电化等发展趋势,栽培工厂、养殖工厂、无人农场、光电农业、处方农业、全程机械化、深度智慧化等前沿理念以及技术纷纷成为农业工程的发展热点。


我省相关科技基础较为薄弱

从全国农业工程发展情况来看,我省农业工程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一方面因为先进地区的农业工程科技成果难于在山地产业土壤中快速移植,一方面我省农业和乡村产业规模较小,对于本土农业工程科技发展的支撑力度不足。

受以上因素制约,贵州农业工程既有的研发阵地和研发力量相对匮乏。除部分专业外,大部分技术供给是借助非农工程学科向农业领域延伸,或者农、林、牧、经济等学科向工程领域的延伸。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机构、生产制造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从业人员等关键群体均未形成规模;在适于贵州山地产业特点的技术体系、产品体系、产业链体系等科技组件方面尚未形成有效储备。


贵州山地农业工程的时代使命

“十四五”以来,中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部署建设农业强国,大力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贵州山地农业工程承载着在各种通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针对性的结合贵州省情和地方需求,对农业和乡村发展因贵州山区地形气候、水文地质、交通区位、发展水平等条件下形成的挑战、特点予以创造性应对和利用的时代使命。未来,学科相关领域必将进一步受到重视,肩负更加重大的责任,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项目服务banner1.jpg